2012高考政治復習:政治常考古詩文哲理分析(4)
來源:QQ空間 2011-12-16 10:39:54
31.天下事有難易乎?為之,則難者亦易矣;不為,則易者亦難矣。人之為學有難易乎?學之,則難者亦易矣;不學,則易者亦難矣
解讀:這段話揭示了難與易的辯證關系。世上無難事,只要肯登攀,就是這個道理。
哲理分析: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(tǒng)一的關系,矛盾雙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。
32.吃一塹,長一智
解讀:受到一次挫折,便得到一次教訓,增長一份才智。
哲理分析:矛盾的雙方既對立又統(tǒng)一,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。要實現(xiàn)挫折向智慧的轉化,必須善于分析導致失敗和遭受挫折的原因,吸取教訓,并在實際行動中加以改正。
33.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
解讀:金子沒有百分之百的純度,一個人不可能十全十美。
哲理分析: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,我們要正確認識事物,把握事物的本質,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。
34.“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”“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;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”
解讀:沒有“跬步”的積累,就不能到達“千里”外的目的地;沒有“小流”的匯聚,就不能形成浩瀚的“江海”。駿馬飛奔,也要一步一步地跑;劣馬雖然走得慢,但只要不停地走下去,同樣能夠到達目的地。
哲理分析:事物的變化發(fā)展始于量變,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。我們不能忽視那些看起來不顯著卻有著重要作用的量變。
相關推薦
高考院校庫(挑大學·選專業(yè),一步到位。
高校分數(shù)線
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
- 日期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