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歷史知識點:西安事變過程
來源:網(wǎng)絡資源 2019-05-17 22:11:00
1936年10月22日,蔣介石由南京飛抵西安,嚴令進剿紅軍。張學良當面表示反對,并提出停止內戰(zhàn),一致抗日的要求,遭蔣拒絕,兩人大吵。
1936年10月29日,張學良飛抵洛陽為蔣介石祝壽,勸蔣聯(lián)共抗日,遭蔣拒絕。蔣介石堅決拒絕其北上抗日的主張,強令其剿共,否則就把他的部隊撤離到東邊去。
1936年11月27日,張學良上書蔣介石,請纓抗戰(zhàn),遭蔣拒絕。
1936年12月2日,張學良飛抵洛陽見蔣,要求釋放抗日救國會“七君子”。向蔣介石面報,謂其部下不穩(wěn),勢難支撐,再三請求蔣委員長前往訓話,蔣同意赴西安,駐華清池。
1936年12月7日,張學良到華清池見蔣介石,再三苦諫,要求停止內戰(zhàn),一致抗日,遭蔣拒絕。
1936年12月10日,張學良帶著白鳳翔見到了蔣介石,蔣介石正在召開會議,正式通過發(fā)動第六次“圍剿”計劃,決定在1936年12月12日宣布動員令。
1936年12月11日晚,蔣介石邀請張學良、楊虎城和蔣鼎文、陳誠、朱紹良等參加晚宴,晚宴期間,蔣介石宣讀了蔣鼎文為西北剿匪軍前敵總司令,衛(wèi)立煌為晉陜綏寧四省邊區(qū)總指揮等換將的任命書。命令中央軍接替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剿共任務。
1936年12月11日晚間,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,宣布12月12日清晨進行兵諫。
1936年12月12日5時,東北軍奉命到華清池捉拿蔣介石,蔣介石從臥室窗戶跳出,摔傷后背,躲在一塊大石頭后面,被發(fā)現(xiàn)活捉。同時,十七路軍扣留了陳誠、邵力子、蔣鼎文、陳調元、衛(wèi)立煌、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,邵元沖等人遇難,西安事變正式爆發(fā)。
1936年12月12日,張學良和楊虎城向全國發(fā)出了關于“改組南京政府,容納各黨各派,共同負責救國;停止一切內戰(zhàn);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;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;開放民眾愛國運動;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;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;立即召開救國會議。”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。
1936年12月12日,共產國際收到西安事變的消息,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成員及共產國際執(zhí)委會的人員認為應該殺死蔣介石,毛澤東也主張公審殺死蔣介石。
南京中央于1936年12月12日23時30分,召開中常會及中央政治會議聯(lián)席會議,決議奪本兼各職,交軍事委員會嚴辦。會議最后決定剿撫并用,一方面任命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,另一方面任命于右任為陜甘宣撫大使。
1936年12月12日晚,宋美齡在上海收到西安發(fā)生事變的消息,就邀請澳籍友人端納到寓所,與孔祥熙共商,端納對于西安一行,認為義不容辭,即隨同宋美齡乘夜車前往南京。
1936年12月13日8時,宋美齡致電張學良,告知端納擬飛西安,端納也同時電告張學良。
1936年12月13日中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時,毛澤東在報告中指出:“在我們的觀點,把蔣除掉,無論在哪方面都有好處”。但12月13日起,蘇聯(lián)《真理報》《消息報》等報刊和共產國際刊物《國際新聞通訊》連續(xù)發(fā)出報道、評論和文章,對西安事變的性質作了錯誤的分析,并對這一事變的發(fā)動者張學良和楊虎城進行指責。
1936年12月13日,中研院等七學術機關通電全國討張;南京各大學校長、教授羅家倫等347人聯(lián)名致電張學良、楊虎城,指責扣蔣行為。
1936年12月14日,在得知《真理報》公開批評西安事變的態(tài)度后,共產國際執(zhí)委會舉行了關于中國工作的會議,會議聽取了鄧發(fā)關于中共與張學良、楊虎城合作情況的報告,并將此報告送斯大林。季米特洛夫為此特地給斯大林寫了一封信。
1936年12月14日,蔣夢麟、梅貽琦、李蒸、翁之龍、劉湛恩、黎照寰等22人分別致電指責張學良。 馬相伯致電張學良表達對事變的擔憂。
1936年12月15日,《申報》《大公報》《益世報》等100多家報館通訊社聯(lián)署發(fā)表《全國新聞界對時局共同宣言》;同時全國各界救國聯(lián)合會發(fā)表緊急宣言。
1936年12月16日,國民政府勸誡張學良投降無效后,中國各界函電交馳,要求討伐,遂由政治委員會決議派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,劉峙為討逆軍東路集團軍總司令,顧祝同為西路集團軍總司令,分別集結兵力,由東西雙方同時向西安進行壓迫。空軍隨即展開轟炸西安近鄰城市,并逐漸轉向西安。張學良乃允許拘扣的蔣鼎文先返回洛陽,請國軍方面暫停軍事行動,避免沖突升級。
1936年12月16日,清華大學教授會發(fā)表朱自清、聞一多等共同起草的宣言;同日南京時事月報社、中蘇文化月刊社、婦女共鳴社等217家雜志社以及中國婦女愛國同盟會、南京市婦女會、南京市婦女文化促進會、婦女共鳴社、首都女子學術研究會、婦女文化月刊社等婦女團體聯(lián)合通電討伐張學良。
1936年12月17日,北京大學全體教授發(fā)表對陜變宣言譴責張學良。
1936年12月21日,意大利外長齊亞諾致電張學良:“汝系吾友,茲若與共產黨聯(lián)盟,即成吾敵,中國茍無蔣介石將軍,即不見重于人。”
1936年12月22日,隨著端納全力周旋,宋美齡、宋子文等到西安。在飛機上,宋美齡把手槍遞給端納,說:“如果叛軍對我有任何不禮貌行動,你可用此槍立即將我槍殺”。張學良、楊虎城去機場迎接,下機后,宋美齡與張學良說:“漢卿,這是我的東西,就不要再檢查了把?”張學良馬上說:“夫人,豈敢!豈敢!”張學良、楊虎成與宋子文、宋美齡舉行了會談。后由張學良陪同宋美齡和端納往見蔣介石。
1936年12月23日,雙方在張學良公館西樓二層開始正式談判,由宋子文代表國民政府、由張學良、楊虎城、周恩來代表西安方面出席談判會。西安方面再次提出六條主張:1、停戰(zhàn),撤兵至潼關外;2、改組南京政府,排逐親日派,加入抗日分子;3、釋放政治犯,保障民主權利;4、停止剿共,聯(lián)合紅軍抗日;5、召開各黨派各界各軍救國會議;6、與同情抗日國家合作。
但1936年12月23日晚,張學良得知中共不希望公開“三位一體”的表示后,情勢急轉直下,原本“要蔣接受并保證實施(六項條件)”改成只要宋美齡和宋子文擔保即可;把“先撤兵、先放人(七君子)”改成了只要蔣介石下令撤兵即可;而要蔣介石承認西北三位一體的軍政組織一條則根本取消。
1936年12月24日深夜,中共中央致電周恩來,陳述了關于放蔣條件的指示。指示中提出,必須堅持以下三個條件才能放蔣:1、全部中央軍首先撤出潼關;2、南京及蔣通過公開的政治文件宣布國內和平,與民更始,不咎既往,并召集救國會議;3、開始部分地釋放政治犯。接到中共中央電報后,楊虎城轉而積極贊同中共的主張,但張學良卻不以為然。
1936年12月25日下午周恩來又企圖勸說張學良接受中共中央的放蔣條件,但張學良已經親自陪同蔣介石乘飛機離開西安前往洛陽。離開西安前,張學良留下手令,把東北軍交給楊虎城指揮。
1936年12月26日,蔣介石抵達南京,西安事變和平解決。
最新高考資訊、高考政策、考前準備、高考預測、志愿填報、錄取分數(shù)線等
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(jié)點
盡在"高考網(wǎng)"微信公眾號
相關推薦
高考院校庫(挑大學·選專業(yè),一步到位!)
高校分數(shù)線
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
- 日期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