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

熱門城市 |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

華北地區(qū) |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(nèi)蒙古

東北地區(qū) | 遼寧 吉林 黑龍江

華東地區(qū) |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

華中地區(qū) | 河南 湖北 湖南

西南地區(qū) |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

西北地區(qū) |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

華南地區(qū) | 廣東 廣西 海南

  • 微 信
    高考

    關注高考網(wǎng)公眾號

    (www_gaokao_com)
   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
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> 高考總復習 > 高考知識點 > 高考語文知識點 > 《莊子》全譯(原文注釋譯文)77

《莊子》全譯(原文注釋譯文)77

來源:高考網(wǎng) 2009-08-21 15:03:40

[標簽:角的度量]

  【原文】

  夫帝王之德,以天地為宗(1),以道德為主(2),以無為為常。無為也,則用天下而有余;有為也,則為天下用而不足(3)。故古之人貴夫無為也。上無為也(4),下亦無為也,是下與上同德,下與上同德則不臣(5);下有為也,上亦有為也,是上與下同道,上與下同道則不主(6)。上必無為而用天下,下必有為為天下用,此不易之道也。故古之王天下者,知雖落天地(7),不自慮也;辯雖彫萬物(8),不自說也;能雖窮海內(nèi),不自為也。天不產(chǎn)而萬物化(9),地不長而萬物育,帝王無為而天下功(10)。故曰莫神于天(11),莫富于地,莫大于帝王。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(12)。此乘天地馳萬物(13),而用人群之道也。

  本在于上(14),末在于下(15),要在于主(16),詳在于臣(17)。三軍五兵之運(18),德之末也(19);賞罰利害,五刑之辟(20),教之末也;禮法度數(shù)(21),形名比詳(22),治之末也;鐘鼓之音,羽旄之容(23),樂之末也;哭泣衰绖(24),隆殺之服(25),哀之末也。此五末者,須精神之運,心術之動,然后從之者也。

  末學者,古人有之,而非所以先也(26)。君先而臣從,父先而子從,兄先而弟從,長先而少從,男先而女從,夫先而婦從。夫尊卑先后,天地之行也(27),故圣人取象焉(28)。天尊地卑,神明之位也;春夏先,秋冬后,四時之序也。萬物化作(29),萌區(qū)有狀(30),盛衰之殺(31),變化之流也。夫天地至神,而有尊卑先后之序,而況人道乎!宗廟尚親(32),朝廷尚尊,鄉(xiāng)黨尚齒(33),行事尚賢,大道之序也。語道而非其序者,非其道也;語道而非其道者,安取道!

 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,先明天而道德次之,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,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(34),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,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(35),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(36),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,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。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,貴賤履位(37),仁賢不肖襲情(38)。必分其能,必由其名。以此事上,以此畜下,以此治物,以此修身;知謀不用,必歸其天,此之謂太平,治之至也。

  故書曰:“有形有名。”形名者,古人有之,而非所以先也。古之語大道者,五變而形名可舉(39),九變而賞罰可言也(40)。驟而語形名(41),不知其本也;驟而語賞罰,不知其始也。倒道而言(42),迕道而說者(43),人之所治也,安能治人!驟而語形名賞罰,此有知治之具,非知治之道;可用于天下,不足以用天下,此之謂辯士,一曲之人也(44)。禮法數(shù)度,形名比詳,古人有之,此下之所以事上,非上之所以畜下也。

  【譯文】

  帝王的德行,以天地為根本,以道德為中心,以順應無為而治為常規(guī)。帝王無為,役使天下人而且閑暇有余;臣子有為,為天下事竭心盡力而且唯恐不足。因此,古時候的人都看重帝王無為的態(tài)度。處于上位的帝王無為,處于下位的臣子也無為,這樣臣子跟帝王的態(tài)度相同,臣子跟帝王相同那就不象臣子了;處于下位的臣子有為,處于上位的帝王也有為,這樣帝王跟臣子的作法就相同了,帝王跟臣子相同那就不象帝王了。帝王必須無為方才能役用天下,臣子必須有為而為天下所用,這是天經(jīng)地義不能隨意改變的規(guī)律。所以,古代統(tǒng)治天下的人,智慧即使能籠絡天地,也從不親自去思慮;口才即使能周遍萬物,也從不親自去言談;才能即使能雄踞海內(nèi),也從不親自去做。上天并不著意要產(chǎn)生什么而萬物卻自然變化產(chǎn)生,大地并不著意要長出什么而萬物卻自然繁衍生長,帝王能夠無為天下就會自然得到治理。所以說沒有什么比上天更為神妙,沒有什么比大地更為富饒,沒有什么比帝王更為偉大。因此說帝王的德行能跟天地相合。這就是駕馭天地、驅遣萬物而任用天下人的辦法。

  道德存在于上古,仁義則推行于當今;治世的綱要掌握在帝王手里,繁雜的事務留在臣子的操勞中。軍隊和各種兵器的運用,這是德化衰敗的表現(xiàn);獎賞處罰利導懲戒,并且施行各種刑法,這是誨諭衰敗的表現(xiàn);禮儀法規(guī)度量計數(shù),對事物實體和稱謂的比較和審定,這是治理衰敗的表現(xiàn);鐘鼓的聲音,用鳥羽獸毛裝飾的儀容,這是聲樂衰敗的表現(xiàn);痛哭流涕披麻戴孝,不同規(guī)格的隆重或省簡的喪服,這是哀傷情感不能自然流露的表現(xiàn)。這五種微末之舉,等待精神的自然運行和心智的正;顒,方才能排除矯矜、率性而生。

  追求末節(jié)的情況,古人中已經(jīng)存在,但并不是用它來作為根本。國君為主而臣下從屬,父親為主而子女從屬,兄長為主而弟弟從屬,年長為主而年少從屬,男子為主而婦女從屬,丈夫為主而妻子從屬。尊卑、先后,這都是天地運行的規(guī)律,所以古代圣人取而效法之。上天尊貴,大地卑下,這是神明的位次;春夏在先,秋冬在后,這是四季的序列。萬物變化而生,萌生之初便存在差異而各有各的形狀;盛與衰的次第,這是事物變化的流別。天與地是最為神圣而又玄妙的,尚且存在尊卑、先后的序列,何況是社會的治理呢!宗廟崇尚血緣,朝廷崇尚高貴,鄉(xiāng)里崇尚年長,辦事崇尚賢能,這是永恒的大道所安排下的秩序。談論大道卻非議大道安排下的秩序,這就不是真正在尊崇大道;談論大道卻非議體悟大道的人,怎么能真正獲得大道!

  因此,古代通曉大道的人,首先闡明自然的規(guī)律而后才是道德,道德已經(jīng)闡明而后才是仁義,仁義已經(jīng)闡明而后才是職守,職守已經(jīng)明確而后才是事物的外形和稱謂,外形和稱謂已經(jīng)明確了而后才是依其才而任其職,依才任職已經(jīng)明確而后才是恕免或廢除,恕免或廢除已經(jīng)明確而后才是是非,是非明確而后才是賞罰。賞罰明確因而愚鈍與聰穎的人都能相處合宜,尊貴和卑賤的人也都能各安其位;仁慈賢能和不良的人也才能都襲用真情。必須區(qū)分各自不同的才能,必須遵從各自不同的名分。用這樣的辦法來侍奉帝王,用這樣的辦法來養(yǎng)育百姓,用這樣的辦法來管理萬物,用這樣的辦法來修養(yǎng)自身;智謀不宜用,必定歸依自然,這就叫做天下太平,也就是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。

  因此古書上說:“有形體,有名稱。”明了并區(qū)分事物的形體和稱謂,古代就有人這樣做,不過并不是把形、名的觀念擺在首位。古時候談論大道的人,從說明事物自然規(guī)律開始經(jīng)過五個階段方才可以稱述事物的形體和名稱,經(jīng)過九個階段方才可以談論關于賞罰的問題。唐突地談論事物的形體和稱謂,不可能了解“形名”問題演繹的根本;唐突地討論賞罰問題,不可能知曉賞罰問題的開始。把上述演繹順序倒過來討論,或者違背上述演繹順序而辯說的人,只能是為別人所統(tǒng)治,怎么能去統(tǒng)治別人!離開上述順序而唐突地談論形名和賞罰,這樣的人即使知曉治世的工具,也不會懂得治世的規(guī)律;可以用于天下,而不足以用來治理天下;這種人就稱做辯士,即只能認識事物一隅的淺薄之人。禮儀法規(guī)計數(shù)度量,對事物的形體和名稱比較和審定,古時候就有人這樣做,這都是臣下侍奉帝王的作法,而不是帝王養(yǎng)育臣民的態(tài)度。

 

收藏

高考院校庫(挑大學·選專業(yè),一步到位。

高校分數(shù)線

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

京ICP備10033062號-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
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     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
高考網(wǎng)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2 0v2773b.cn . All Rights Reserved